找回密码
 注册创意安天

在主流市场中舞动奇迹:经理人的权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22.赢在淡季(3)

企业经营功夫要下在淡季,取胜表面上来看是在旺季,但是,如果淡季功夫没下足,旺季也就不可能取胜,一句话,企业赢在淡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23.员工欲壑难填,怎么办(1)

在满足员工需要的时侯,应把握一点:说到不如做到,少说多做。即使做了也不要形成惯例,要给员工一种感觉,这是随机的。

问100位企业领导最难办的是什么,有99位会回答:就是人。企业不仅寻求合适的人难,而且人来后管理起来也难,感觉不称职时要送“神”同样难。不仅国有企业如此,非国有企业也一样。“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好办”,几乎成了所有领导的共识。

我举个婴儿的例子。婴儿有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表达方式都很简单,就是哭喊和停止哭喊。成年人的表达方式虽然复杂,但心理过程是一样的。婴儿哭喊,妈妈若不能止住,那是不称职。那么如何才能止住婴儿哭喊呢?很简单,要知道婴儿哭喊的真正原因,是饿了,是病了,还是尿床了。如果是饿了,就应该喂给他吃的。那是不是所有吃的都可以呢?显然不是,只有喂给他想吃的,他才不哭。

管理员工也一样。一个领导贵在知道员工的需要,而且知道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并知道在满足员工需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不同时期的处理技巧。

员工的需要有很多,但共性的需要是主要的。不论这个员工如何特殊,都会有以下四方面的需要。

需要一个感觉不错的饭碗

这个饭碗好坏,不仅仅是说薪水的高低,主要是一种心理感觉。这个感觉是综合比较各种客观因素后,作用于自己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如何比较呢?首先同自己过去的收入比,比自己过去的收入高就感觉好,低就感觉不好;其次,同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等社交圈子里的人比,比后处于中上等水平就感觉好,比后处于中下等水平心理感觉就难受;最后,与同行业同岗位者的收入比,上岗后又同单位里的可类比岗位的同事比,比较的结果是中等靠上就会感觉良好,处于中下等水平就难受。

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这个舞台能够使员工用上知识,发挥能力,彰显智慧。普通的员工心中也期盼着舞台感和成就感,因为任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即受到组织成员的尊重。怎么赢得组织其他成员的尊重呢?靠的就是自己过硬的本领,这个本领体现在组织所需要和承认的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发展所需要的智慧上。如果一个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不是组织所需要的,甚至是组织所批判排斥的,那么,这位员工是不会受到组织其他成员的尊重的,甚至还会遭到奚落,也就是说员工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智慧在组织中不能用上和发挥出来,员工就没有舞台感和成就感。

需要一个成长的空间

员工在自己的知识派上用尝能力发挥出来、智慧彰显出来的同时,还需要学到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进自己的智慧。这样员工才会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否则,员工就会有被掏空的感觉,感觉到自己被企业组织所压榨,缺少安全感。这时员工就会想着充电。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纯粹是一个机械性的工作场所,而不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是留不住人才的。许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不少骨干纷纷跳槽,或自立门户,其原因就是企业不能满足这些急需成长员工的成长需要。所以,企业组织永续成长,比高薪更能满足员工。

为什么说一个企业不成长就是倒退?因为不成长就必然意味着骨干的离去,特别是他们有可能投靠竞争对手。此消彼涨之下,不成长的企业想站稳脚跟都很难。

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的。作为企业员工,无一不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是稳定的、和谐的、积极的。如果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风气不正、不健康的甚至没有安全感的企业环境之中,即使有再多的收入,员工也不会快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快乐仅有金钱是买不到的。

一般情况下,员工都有以上四种需要,但不同的员工对这些需要的偏重程度常常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23.员工欲壑难填,怎么办(2)

不同年龄的人追求不同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强烈追求成长感。因为,刚参加工作的人,在事业上和技能上都是零状态,所以急于成长,否则其他需要都无从谈起。工作一段时间后,学会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就希望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与尊重,所以成就感的愿望变强。当成长为组织的“老”员工后,开始追求健康的环境。因为“老”员工希望在组织中长期干下去,而要干下去的前提就是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地存在下去。到行将退休时,他们追求好饭碗的愿望非常强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59”现象。因为此时,他们感觉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认为自己为企业付出得太多了,有资格要求待遇。

不同背景的人追求不同

经济状况相对好一点的员工,追求成长感和健康环境的愿望强烈,经济状况相对差的员工则对饭碗好坏的敏感程度高;背景成长起来的人对健康的环境和成长感的愿望相对强烈,而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对饭碗和成就感的愿望相对强烈。

针对以上员工需要的特点,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企业能够满足员工而不满足,对员工的心理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但也不能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负重经营。这个“负重”不仅是指背负企业现实的物质负担,还指背负企业员工的无限的心理预期。这样,企业离破产倒闭也就为时不远了。这涉及一个企业领导者是否有处理这个问题的艺术技巧,也是考核每一位组织负责人管理能力、领导艺术的最基本的指数。

不同的领导因进入企业的时间长短不一,在企业中的资格优势不同,面对员工的心理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应不一样。

“初来乍到”怎么办

这时,领导面临员工的种种期望要求,不要轻易许诺,一旦吊起员工的胃口,后来又无法兑现承诺时,将失信于员工。同时也不要过多地限制什么,避免矛盾激化。对原来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去掉而不要轻易改动。

对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若不是从原组织中提起来的领导,一般情况下轻易不要“烧”。即使原组织中提起来的领导,“烧火”时也应该慎重,因为因思考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可能截然相反,在原来看来不理解的东西,到了领导岗位后,你就可能理解。任何新任领导,无论自己多么强大有力,对整个组织来说,也是处于弱势位置。所以,新上任的领导不要轻易改动组织规则和制度,等了解了全部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程度,胸中自然会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站稳脚跟”怎么办

领导度过了瓶颈期,企业组织成员和领导之间相互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员工大致了解了领导的思路,领导也对原来的组织规则和企业文化以及人员状况有个大概了解;此时,领导逐渐由弱势转为强势,就可以立新制度,设新规矩,降低员工的胃口。在降低员工需要预期以后,可以暗中给员工涨待遇,满足员工的部分需要。在满足员工需要的时侯,应把握一点:说到不如做到,要少说多做。即使做了也不要形成惯例,要给员工一种感觉,这是随机的。

“老领导”怎么办

成了“老领导”,也就意味着行将进行下一轮兴替。领导此时自己若不能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更新自己,那么组织也就很难有飞跃,因为一个领导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此时的领导该怎么办?按部就班进行,同时在制度框架范围内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此时你将原来“欠”员工的“还”给员工,叫还利于“民”。因为,员工与你一同经受了改革调整的阵痛,为了组织的生存发展大计,大家付出了很多,应该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不然,组织就不平衡了,一个不平衡的企业就有可能出问题。

到此,也许有人会说,前期就应该把给员工的收益给员工,不必等到后期再还。回答是:不行!前期给了员工,等于提高了员工的心理预期,到后期他就总会感觉他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少了,心理就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的员工在工作中就很有可能出问题。即使把员工应该得到的只是作为预期提前说了,也不会有好结果。这与曹操的望梅止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4.空降经理人,让既有文化润泽你的权

文化如风、如水。如风,风化权杖,力量渐失;如水,水润权柄,永葆助力。

同样是企业文化,对空降职业经理人的权杖作用可以完全相反。融入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权杖效用能起到助推作用;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权杖就起到风蚀作用。

空降职业经理人从老板那里虽然获得了权力,然而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别别扭扭;虽然也出些成绩,但对企业总有陌生感;权杖虽然在手,总感觉不踏实,随时有滑失的危险。究其原因,是空降经理人融入企业文化深度不够,不彻底、不全面,这也是职业经理人不职业的一种表现。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经理人在使用权力过程中,以为只要做到充分授权,把权力分解下去,把对应的责任、利益界定清楚,然后坐等着下级的喜报就是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这样的结果等来的很可能是麻烦。还有的经理人非常懂得激励下属,然而团队的绩效仍不理想,根本原因是什么?有的归因于员工素质差,有的归因于老板插手,有的归因于资源不够,有的归因于项目不好……事实并非如此。

根本原因就是经理人自身融入不到团队里面,把自己置身于团队之外。经理人之所以融入不到企业文化中,主要表现方式有三。

心浮

经理人空降到一家企业后,尽管团队归自己领导了,但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还停留在过去的文化中,总想拿原公司的文化习惯同现在的比,在心里比来比去,根本就没有深入进去,所以心福

身飘

经理人进去一段时间以后,经过比较,发现这里的企业文化同过去自己习惯了的企业文化相比,有诸多缺点,于是不认同新的企业文化。但也明白这样的文化其实自己改变不了,又担心时间长了自己会被污染,所以自己时刻想溜,暂时又没有可去之处,怎么办?就保持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状态,尽管天天鼓励员工拼搏奉献,自己却像进了疫区一样带着口罩工作,惧怕与企业更多更深层次的接触,这叫身飘。

冒进

有些经理人,进入企业后发现企业的文化习惯与自己的行为习惯不一致,就认为不好,就想改变,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胆地变。尽管自己天天大讲特讲,各种制度轮番出台,甚至大换员工,结果却搞得一团糟。根本原因就是,团队成员无法适应你的新文化,想反抗又不敢,但心理上是抵触和反抗的,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软抵硬抗;继而团队成员之间默契配合,证明新来领导是错误的。试想,团队成员团结一致,证明你是错误的,你能做出好的成绩吗?这叫冒进。

上面谈到的三种对待企业文化的错误方式,都不可能给企业带来正面的效果。空降经理人,如果不能融入企业文化,漂浮在上面,与团队两张皮,这时,企业文化就如同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侵蚀着你的权杖。

所以,作为空降经理人,当你要激励员工,让员工出绩效时,首先应让自己融入企业文化,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激励。只有自己认同企业文化,被企业文化熏陶和感染,才能激励下属;否则,自己都不信,还能让下属信?自己都不能被激励,下属如何被激励?不能被激励的团队,又怎能出绩效?

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想改变企业文化,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恐吓团队成员按自己的习惯行为办事的做法,实属法西斯作风。试想,处于恐惧状态的团队成员又怎么能被激励?不能被激励的团队成员又怎么能出成效?

空降经理人并非不能改变既有企业文化,但那不是简单的靠权力就能立即做到的,而是当你完全融入团队,带领团队成员创造好的绩效,团队成员被你的影响力所吸引和聚集,你成为企业的强势群体之后,企业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开始打上你的烙樱

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则涉及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问题。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其中,职业道德主要包含“责任”、“忠诚”两方面;职业修养包含着一个职业经理人个人的文化,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文化应该是阳光思维、健康职业的心态,全力以赴做事,客观准确地自我认知,善于学习、富有团队意识,并能及时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24.空降经理人,让既有文化润泽你的权

经理人要想融入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果经理人有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自然也就会按如下步骤做。

第一,要首先肯定企业既有文化

职业经理人的威信不是靠板起面孔,大声说两句话就有的,主要靠自己带领团队成员持续不断地打胜仗。一旦不能带领大家打胜仗,自然也就没有威信了。有些经理人一上任就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带入到组织,约法三章,大家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这是没有任何效用的。

作为空降经理人,应该这样看,尽管新加盟的企业有诸多的不是,但毕竟企业活到了现在,为什么?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作为一名空降经理人,首先应明白这个道理,首先肯定这个合理性,肯定企业原有的文化,才能对企业的一些既定做法感到不别扭。

如果你看不惯这些做法,上来就改,其实就是在改变企业存在的合理性,那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现实中许多中小企业,就是在经理人的换来换去中,把企业原来存在的合理性改丢了,企业自然也就垮了。因此,经理人应首先肯定企业既有文化的合理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适应企业文化奠定思想和情感基矗

第二,要学习企业既有文化中的合理面

作为空降经理人,在肯定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地学习企业文化中合理的一面。只有把原来的生存之道学好了,学到家了,才能创新。空降经理人应该首先学习企业既有文化中优秀的一面,真正吃透原来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谈得上应用企业文化,才能适应下来,生存下来。

第三,要在学习后,融会贯通,创新发展

空降经理人在学习和吃透企业既有文化后,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做起事来有的放矢,才会有效果;只有学到了企业既有文化的真谛,才能够融会贯通,才能添加自己的思想,并能结合时代、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去创新和发展,才能够带领团队打胜仗;只有打了胜仗,组织成员才能接纳你,才能主动听从命令,主动地被管理、被领导,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干事情,在此基础上,团队才能持续地打更大的胜仗;只有打了更大的胜仗,大家才能真正地佩服你;只有当大家服你后,才会心悦诚服地认同你的更多做法。

第四,要实现个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

组织成员认同你后,也就认同了你的文化,你说什么大家就会听什么,你让大家怎么干大家就会怎么干。这时,你个人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也就融进了企业文化。其实,这时你会发现,你的文化中本身就包含着企业既有文化的基因!因为经历了上述的过程,你首先融进了既有文化,然后再加上了自己的思想智慧,加上自己的个性特色,组织自然也就有了你的个性烙印,也就是实现了企业组织文化和你个体文化的对接,这样的对接是无缝隙的,是对组织发展有利的,并且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很多空降经理人不仅不能做到以上几点,反而一上来就大刀阔斧,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团队,声称:“不换思想就换人1有时,换了思想也会换人,因为只是某个成员和你对接了,整个企业文化没有对接,他换了思想,反而不适应现有企业文化了,这是经理人的“强盗”文化逻辑带来的后果。

处于弱势地位的空降经理人,刚走马上任就想利用手中权杖强行让组织接受个人文化,弱者让强者低头屈服,这根本上是违背逻辑的,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人会说,空降经理人这样做也有活下来的。但这是以整个企业的巨大牺牲换来的。企业遇上这样的经理人,少则动荡个三五个月,多则两三年。因此,空降经理人一旦把个人文化强加给企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三败俱伤:先伤组织成员,进而伤自己,最终伤整个企业。

空降经理人还得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当自己和企业文化对接,带领团队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时,便形成了绝对权威,企业内对经理人形成了崇拜,经理人说什么都信,说什么都对,让干什么都行,这时的企业文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盲从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4.空降经理人,让既有文化润泽你的权

企业组织一旦形成盲从文化,企业距离集体疯狂也就不远了,这也是企业组织最危险的时刻。其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把企业带向悬崖深渊;另一种功高震主,经理人下课。如果经理人在组织成员都处于盲从狂热时下课了,企业又必将陷入下一个大换人的文化轮回。企业上下因为都适应了盲从文化,对企业未来的每一位新经理人都会以挑剔的眼光看。无论这个经理人多有本事、多有名气,都很难战胜盲从文化在企业成员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于是,“不换思想就换人”的闹剧上演又将在所难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5.经理人莫让官僚主义侵蚀你的权杖(1)

许多经理人尽管十分用心、用力,也学习并采用了许多领导艺术和管理艺术,仍是业绩平平,为什么?对此,经理人大都是归因于外,认为是客观要素影响了权力效用的发挥,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经理人自身。

影响职业经理人权力发挥效能的核心问题有好几个,其中传统官僚思想的影响尤其突出。这一方面,很多职业经理人不太注意,甚至是有些经理人一贯坚持的。但是它确实在严重影响着职业经理人权力效能的发挥。

传统的国有企业都是有级别的,从科级直到部级,统称干部;市场化的企业则根本没有这些级别,都是经理人。现今,很多经理人都是从机关和国企的“干部”转过来的,或多或少带着企业干部的官僚作派,这些官僚作派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文化,进而影响到企业效率。

企业干部尽管也被经常要求“先干一步”,但很多人还是讲究级别对等;企业经理人则要求时刻保持创业精神,和团队成员一道冲锋陷阵,甚至要求冲到最前沿,不讲究级别和作派,只讲究最低成本和效率最大化,跌份和掉架子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拿下业务单子,为企业带来收入和效益。

日前,在一次高规格的企业论坛结束时,有一位台上嘉宾是位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在三四个跟班的簇拥下,气宇轩昂地离开了会常当很多记者和嘉宾要跟他换名片时,他仅一句“对不起”就全给打发了。这就是典型的企业干部。大家猜一猜,与其同台的几位企业家嘉宾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在台上或后台,和记者及其他嘉宾不辞辛劳地换名片,有的还让秘书也一同帮着换。要知道,这些企业家都已经是非常著名且有相当实力了,这就是企业经理人(目前很多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经理人)的作风。

同样是参加会议,企业干部和企业经理人的表现何以迥异?因为企业干部讲究的是派头,企业经理人讲究的是效益。经理人放下架子和台下嘉宾换名片,是希望交换到更多的信息。那企业干部为何不愿换名片?怕日后麻烦,还是彰显派头?也许两者都有。

一些经理人,之所以不能带领团队创出很好的业绩,其根本原因就是干部作派十足,满脑子的等级思想,追求享受不同等级的待遇。这些待遇不仅体现在收入分配上,还体现在特权以及特权赋予的作派上。这些特权有的是组织赋予的,更多的是自己利用手中权力私自配置的。目的是在内部团队里表现自己,在外部社交中炫耀自己。说穿了,还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等级官僚思想意识在作祟。

官僚特权一旦形成制度,就会促使人们合理合法进而公开地向高级官僚“奋斗”。于是人们为了追求某个官僚位置,就会为标准而奋斗。要知道,这些标准都是过去的东西,现实是丰富多彩的,结果,人们为了得到某些利益和特权,就会为这些僵化的标准不遗余力,真正的实际问题反而很少有人关注,因为官僚体系下,关注这些实际问题,在短期内是得不到好处的。试想,这样的企业团队有何战斗力?官僚一经制度化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官僚问题,其危害可想而知。

官僚制度可怕,但如果官僚没有制度化,而只是经理人有官僚思想,则更可怕。因为经理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无章可循地为自己搞特殊!于是,大家都会看到,看来不是位置重要,而是权力重要。于是,人们连官僚的标准路径都不走了,会直接攫取权力。攫取权力,又没有客观标准,有人就会投机钻营,更加没有人关心企业效率了。所以,官僚思想比制度化的官僚体系的破坏性大。

管僚制度只是形式,所以随时可以去除,官僚思想则非朝夕之功,它会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各种形式出现,侵害企业的效率。

权力是什么?从权力的实施对象来说,经理人的权力可细分为管理权和被管理权、领导权和被领导权。

许多经理人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知道自己有管理权和领导权,不知道有被管理权和被领导权,也就是说,在执行管理权和领导权时只想到管理和领导下属,把自己置于权力的约束之外。其表现,就是俗话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下属违反了制度,立即板起面孔处罚;自己违犯了制度,就当事情没发生一样。这样有个一两次以后,制度就成了橡皮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25.经理人莫让官僚主义侵蚀你的权杖(2)

有些经理人不是不能遵守制度,而是偏要违反制度,目的是用事实告诉员工,权力在自己手中,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让员工惧怕自己,让员工接受自己手中权力的约束和领导,不能有任何反抗。

事实上,经理人要想用好权力,首先就要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起到表率作用。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规章制度,无论是谁都不能例外。但许多经理人做不到这一点,可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能做什么?

我接触过不少业绩平平的经理人,他们有两个共同的职业缺陷。一是不敢承担责任,遇到责任事故,极力躲避责任。作为主管都在躲避责任,员工更不敢扛责任,因此团队不出业绩是必然的。二是不能率先垂范,主观上不愿被规章制度所束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高级劳动。经理人松一尺,基层员工就可能松一丈。所以,制度一旦制定,经理人必须带头执行,只有自己接受被管理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被管理者,才能去管别人,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企业只有彻底摒弃官僚思想和官僚作风,才能保证大企业像小企业那样鲜活和富有效率。当然,这并不是说小企业就没有官僚主义。只要有官僚思想的经理人存在,小企业也同样存在官僚习气。所以,无论你的企业大小,反官僚都是一项艰巨的事情。对于各级经理人而言,这首先是对自己天性的一种挑战,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反省意识,防止官僚主义侵害。

反官僚不能走入另外的极端,反官僚并不等于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反官僚时容易被破坏的两大制度是:企业的科层制度和晋升制度。

第一,科层制度不等于官僚体系。科层制度只是企业组织架构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组织指挥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科层制度虽然往往与分配待遇紧密相关,但企业内部的分配应该是以效率为主导,以效益为标准。所以分配应以对企业贡献的多少作为标准,而不应该以科层制度上的岗位决定。因此,只有加大浮动薪酬部分,才能有效反官僚。

第二,晋升制度不等于官僚体系。企业员工的晋升的依据是其对企业的贡献大校员工的晋升可以有多条路径,不同的路径是为对组织做出不同贡献的成员设计的;官僚体系则是特权体系,有官僚阶层就会对企业的效率产生危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6.如何规避经理人权杖膨胀(1)

很多企业陷入这样一种轮回的怪圈:经理人刚上任时,权杖疲软无力,执行力差,无奈之下,经理人不得不绞尽脑汁,斗智斗勇,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拉拢和粉碎的人事大斗争;几个回合下来,经理人逐步培养起支持自己手中权杖的团队,在此过程中,经理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制度管理,最后步入文化管理阶段;其权杖逐步由弱变强,渐渐失去监督和约束,并最终膨胀,出现独断专行、个人私欲膨胀、企业滋生腐败等危害企业利益乃至生存的现象;经理人一旦离岗后,新任经理人又不得不重复前任权杖从疲软到膨胀的轮回过程。这样反复地折腾,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伤害。

是什么原因导致经理人权杖陷入如此不健康的轮回怪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关系和文化大于制度

中国历来注重关系管理和文化管理,真正的制度管理则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即使有了制度,也往往被关系管理所利用,被文化管理给冲淡了。在这种大的环境前提下,企业内部也很难树立起强大的规则意识。

上任初期,有权无势。经理人刚上任时,权杖疲软无力,有权无势,下属对其开展工作或是明目张胆地抵抗,或软抵硬抗,或观望,经理人处于弱势状态。这是经理人最累的时候:不得不自己当工兵,甚至不得不搞些权术斗争,培植自己的关系网络。通过粉碎老人的联盟、提拔原来不得志的人、调进新人等手段,经理人便逐步培养起执行自己命令和意志的关系网络,企业通过关系管理维持运转。

上任中后期,有权有势。在维持关系管理的过程中,经理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制度管理,于是企业进入制度管理阶段。这种基于关系管理基础之上的制度管理,往往执行力超强,经理人权杖的效用非常好。于是经理人带领团队不断打胜仗,渐渐地大家佩服这位核心经理人,这位经理人的行事风格就成了大家效仿的对象,于是企业又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这种文化管理是以某个经理人为核心的关系管理为基础,造成超越制度之外的许多个人文化。以关系为导向的文化管理往往导致经理人权杖的膨胀,使经理人的实际权力超越其制度权力,导致企业出现失衡。在一定程度上讲,经理人权杖膨胀后对企业的伤害,要比权杖疲软的危害危险得多,因为经理人自身的决策错误、个人私欲的膨胀、个人的离职、个人的健康,及生命的风险都将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离任后,无权有势。上述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文化管理核心的丧失,新上任的经理人与原文化将发生冲突、碰撞。虽然前任经理人不在岗位了,但他的文化影响仍将存在,处于无权有势的状态。“前朝遗民”极大地阻碍着新任经理人权杖效用的发挥,于是新任经理人又不得不通过搞关系管理,培养自己的势力。

法人治理结构缺失或失效

有些企业,其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即使有了也往往流于形式。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总经理制度、监事会制度,这四项制度相互作用,形成完整的制衡机制,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防范风险是非常有效的。即使完善的制度也是靠人执行的,即使排名前几位的一些公司,也会出现因经理人长期在岗位上用权过度,导致企业瞬间崩塌覆灭,更何况中小企业呢?

那么企业该如何规避经理人权杖膨胀的风险呢?

企业要避免经理人权杖的膨胀,或者说要避免经理人权杖出现从疲软到膨胀的轮回,应该做好以下6方面事项。

查验经理人是否擅改公司战略

一般说,经理人无权修改公司发展战略。然而,当经理人权杖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改公司战略。由于企业正确的战略是由经理人带领着团队成员在一次次战斗中完成的,所以企业应该定期检验组织战略的走向,及时纠偏,保证企业组织沿正确的方向前进,如同在大海中航行应该不断靠罗盘检查前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26.如何规避经理人权杖膨胀(2)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持续修正发展战略,但战略的修订应该由董事会完成,应该是光明正大进行的。所以,要修正战略也应该是经理人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战略的依据,在没有得到董事会肯定批准的情况下,经理人不能靠自己的权杖,悄无声息地自行修正战略,造成既定事实。

杜绝经理人随意修改企业流程

流程是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成本探索出来的,企业合理存在的前提就是流程的合理性。

经理人尤其是空降经理人,往往把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和营运流程带进企业中,进而带来企业的根本性变化。这变化可能是正反两个方向的,但无论怎么变化,短期都会带来企业人事上的风波和震荡,所以企业应从根本上防止经理人随意改变流程。

这一点人们往往不太注意,误认为经理人改变流程是小事,是正常的事情,完全是经理人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其实,许多情况下,正是新上任的经理人在不经意间对流程的小小改变,引起了公司的剧烈波动。这时,对表现出来的许多现象,大家都感觉到莫名其妙,结果大家就表面问题争吵不休,忽略了对流程的改变。经理人可以改变流程之上的制度等东西,但要改流程应慎之又慎。

那么如何防止经理人私自改变流程呢?公司董事层面应该制定经理人的权限范围,经理人要改变流程必须提交经理办公会讨论,讨论通过后提交董事会批准。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的和董事会批准的流程改变,不仅提前做了动员宣传,而且充分酝酿,加进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其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了。这样改变流程,董事会和经理层上下意见一致,防止了许多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防止了表面现象的干扰,避免了由此形成的小利益团体,避免了许多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复杂矛盾,防止了经理人私自改变流程遇到阻力后,无奈情况下借助于关系的力量,推动新事情的进程。这从根本上可以有效防止经理人权杖的膨胀。

完善经理人用人制度

中国重关系管理,新任经理人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往往通过手中的权杖,拉拢和粉碎一帮人,并带入一帮人,创造一种信任文化,建立一种情感信任关系,继而开始信任管理。基于信任的关系管理,便于最初打开局面,也为后来的以经理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奠定了基础,进而为企业下一轮人事震荡的轮回埋下了伏笔。为了避免陷入轮回,新任经理人上任后,对人事任免、调进调出要有规定。刚上任不能进行大的人事变动,不能大进大出,最好不要带入原单位的同事,不能带进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人。这样就能避免大的人事震荡,从根本上杜绝关系管理。

完善经理人的轮岗和分权机制

经理人长期在一个岗位,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多年岗位不变、关系不变、权力范围不变,也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创新特征比较明显的IT及新型服务行业,需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经理人,或者对经理人的岗位、职权等进行调整,使经理人保持新鲜和创新的动力。这样,经理人的权杖就不会过于膨胀,对企业的危害将会降低。

建立和完善经理人的轮岗和分权机制,对防止经理人的权杖膨胀是有好处的。有些企业做得比较有人情味,把经理人派出去学习一段时间,学完后再在同一岗位就业,或重新安排新岗位。学完后再回到同一岗位就业,对经理人是一次理论的提升、实践的重生,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利。这也是经理人轮岗的一种方法。

建立独立的信息报告反馈体系

企业应有明确、健康的信息报告体系。企业在信息报告体系中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在不信任前提下,建立小报告体系,使企业陷入人人恐惧的“克格勃文化”,这里本文不做探讨。二是基于完全信任的前提下,不另设信息报告体系,企业除了正常的权力分级体系外,没有第二条可以畅通信息的报告体系,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报告体系只能来源于经理人权力体系的一个端口。这对企业来说是危险的,因为经理人有可能运用自己的权杖,进行信息的屏蔽和过滤,以至于某些影响企业发展和危及企业生存的重要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反溃时间久了,量变引起质变,等到事情爆发了也就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27.并购项目,CEO如何舞动权杖(1)

如今,企业并购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花样越来越新,规模也越来越大,无论国内国外,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企业并购的故事。然而,并购失败的故事更多,其中都或多或少与并购过程中并购方经理人的权杖有关。这里的经理人,是指并购方率队奔赴被并购方、直接参与一线并购过程操作的那位CEO,我们姑且称之为“并购项目CEO”(后面简称为CEO)。

影响CEO权杖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己方,而不在被并购方。

权杖相当于企业组织体系中的筋骨,并购就是给企业做手术,而手术方式有三种:把两套筋骨合二为一;剔除被并购方的筋骨,全部换成并购方的筋骨;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筋骨对接。这三种手术方式,对企业来讲,无论哪一种都要伤筋动骨,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闯关。

就这生死攸关的一场战役,实践中很多并购方不仅没有全力以赴做好并购工作,反而自我制肘,导致CEO权杖无法自如挥动,并购失败。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CEO缺乏知情权

许多并购案例中,并购方派出的CEO经常没有参加前期的并购战略设计、信息调查,只是到了并购的实操阶段才临时带队奔赴一线。并购方董事会往往为了保密起见,把有关的并购消息控制在极少数人知情的范围内。等这几个董事会的核心成员自认为整得差不多了,才让未来实战阶段的CEO参与进来。其实,这时往往木已成舟,CEO要做的工作就是证明董事会的决策是正确的。

二是CEO团队不合适

有时董事会出于监督控制的角度考虑,在给并购项目的CEO配置团队人员时,配制自己信得过的人,并交叉授权。配置的副手或直接的执行人员时,也没有充分考虑CEO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等,有些是出于各种关系考虑安排人员。因此,这个团队,就如同临时的草台班子,而且里边还有“探子”和“钉子”,试想这样的团队如何能够打胜仗?

三是CEO用权不力

在并购过程中,以CEO为核心的经理人团队进驻到某一企业,与平时经理人空降到某一企业在本质上截然不同,矛盾性质不一样,也绝对不是三把火问题、态度好坏问题。并购过程中,经理人团队进驻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控制和征服,要改变的是企业文化,稍微“心慈手软”都有可能出乱子,导致并购失败。所以先期全面的信息掌握、周密的并购计划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就要考验经理人团队的。所以说,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方CEO必须挥舞起权杖,投入并购战斗。

四是CEO并购后未及时调整用权策略

作为项目并购的CEO,在最初三四个月的并购过程中,需要靠攻城略地的打法完成并购。但如果在第一步的并购完成后,没有及时调整战略,还是疾风暴雨,往往会导致新问题层出不穷,新老矛盾交织在一起,反而葬送了前期的成绩。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才能使项目并购CEO的权杖舞动起来,并成功完成并购呢?

磨刀不误砍柴功,首先把有关权杖发挥作用的空间拓展出来,这样便于在真正并购过程中,CEO行使自己的权杖。CEO最好能够直接参与并购前期的全部过程,即使不参与也要尽可能地了解前期的事情。

第一,让CEO参与并购小组的调研

让CEO参与并购小组的调研,CEO就会尽早了解到并购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并购小组必然要对被并购对象进行战略分析和调查了解,CEO知道的情况越多,对并购中权杖的发挥越有利。

CEO要掌握较全面的信息,大概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第一,从公开的信息资料入手。第二,从政府机构(工商、税务、人事劳动、统计等)的统计数据了解,包括资产、税收、收入、人员规模等。第三,从行业协会那里了解行业整体状况,主要是行业内部各主要企业的销售收入、资产、利润等排名。第四,从专业的咨询公司那里了解公司的整体,包括行业、发展战略方向。第五,从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了解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该企业主要的人力资源状况。第六,从企业内部人士,尤其是离职不久的人员那里立体地了解整个企业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营运状况、管理状况,以及现实的矛盾症结、文化、人脉关系、主要人物的性格爱好等。以上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企业全部的信息体,CEO了解了这些,就能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在其后投入的并购战斗中稳操胜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7.并购项目,CEO如何舞动权杖(2)

第二,让项目CEO参与制定并购战术

其后,并购小组就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外界市场及环境的变化,形成完整的并购战略体系以及战术体系,包括资金调配、资源整合、谈判小组人员的确定、经理人团队的筹划、接管战略战术,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这个过程CEO一定要参与,因为具体的战术是靠CEO亲自指挥的,亲自制定并购战术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资源、性格等特点,便于CEO在具体的战役中能够完胜。

第三,让项目CEO参与并购谈判

在上述工作完成的情况下,谈判小组开始进行工作,这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工作阶段。谈判一般针对一两个主要核心人员进行沟通协调。注意谈判过程尽量保密,防止节外生枝。谈判其实就是谈价格,围绕价格会出现一系列的条款和错综复杂的排列组合。作为并购方的谈判人员,一定要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的购买底线。为了确保自己要的东西不打折扣、不贬值,就一定要注意在合同条款中哪些可以限制的,哪些不能限制。

一旦价格谈定,剩下的只是付款方式,而你要的东西每天都在变化。一旦并购消息传出,除了土地资源外,其他资源一般都会向坏的方向变化。这就像从市场上买回一个西瓜,每天只有变坏的可能。所以一旦确定收购,就要神速、保密进行。许多企业并购就是因谈判时间太长,导致被并购方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一天天地流失。

第四,让项目CEO参与组建并购团队

经理人团队的组建是以CEO为核心,选择搭配必要的人眩比如,一定要有懂财务的,要有懂业务运营的,要有懂人力资源的,懂法律的等。这些人不是理论家,而是实战操刀手,手起刀落,把事情解决掉。除了CEO外,具体的操作经理人员要年轻化,不仅身体要好,而且干起来大刀阔斧,私心杂念少。比如,人力资源接管者最好年轻化。曾经有一名刚刚大学毕业三年的年轻HR,作为并购经理人团队的成员,走马上任一家过万人的知名大企业,担任人力资源总监,在短短的三四个月中成功实现了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人事权的更替和交接。如果换一位年纪长的,虽然稳重,但不一定有魄力。这叫无知者无畏。组建并购项目经理人团队,应多听项目CEO的意见,并以CEO的意见为主。

当以CEO为核心的项目经理人团队组建完成后,在董事会的统一组织安排下,CEO应发表施政纲领,统一思想,制定严格的组织纪律,然后由CEO带队进入并购的实施阶段。按照签署的合作协议,先进驻财务、人事、行政、运营等要害部门,控制关键核心权力体系,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第一,建立全新的并购方权力体系

权杖在团队执行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体现权杖意志的就是安排“自己人”。这个“自己人”并不仅是已进驻的经理人团队,而且是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首先粉碎原有的权力体系,建立新的权力架构体系。当然,也可以将原来的组织架构体系保持不变,植入新的权力力量。

一投资公司在并购某一大企业的过程中,因为派不出够规模的经理人团队,除了总经理外,只有财务经理和人事经理以及一个运营经理,怎么办?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在接管了领导班子权力后,就开始搞竞聘上岗,先从科室开始。老员工并不配合,怎么办?就从基层抽调相对素质高而没有被重用的人,但凡一个数千人的成熟知名企业,总有许多年轻人被埋没,这为并购方提供了优秀的人才资源。这些基层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才气,无门无派,对企业又非常熟悉,同时也有变革的意愿。把这些人提到科室,等于把他们连提三级,他们当然干得卖力,也出了不少好建议。就这样很快积聚了变革的有效力量,然后开始推行变革。随后在庞大的公司范围内开展了竞聘上岗,原来带衔者不报名竞聘视作自动弃权。就这样一级级复制下去,从高层到基层,新的权力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而且原有的生产运营体系又不打破,维持了公司日常业务的运营。随后开始减员,在员工中搞差额竞聘上岗,对那些不报名或没有竞聘成功者,将按规定辞退。这样,一个新公司的权力架构就完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7.并购项目,CEO如何舞动权杖(3)

第二,让被并购方员工认同新文化

经理人团队在完全构建起权力体系后,要想在企业中完全打上自己的烙印,就必须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要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挥舞起权杖,强化培训,集中培训,让员工接受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只有让被并购的员工接受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文化,才真正称得上完成并购。有的企业并购后有专门的培训手册,有整套的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培训形式,组织员工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创始人亲自为员工做精彩演讲。这些都会增强被并购方员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然,员工惧怕权力和制度的约束,形成逆反心理,随时都有可能“叛变”企业。但对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只好请其走人。

第三,创新原有运营流程

在权力体系以及文化体系形成后,并购方就完全可以根据企业战略的需要,进行创新和突破。创新突破主要是指流程上的创新,或者带入并购方的运营模式,进行流程上的改变。有权力体系做保障、有文化认同做基础,改变企业操作流程,员工就能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就比较容易在企业推行。如果新的内容进不来,换汤不换药,并购就不能算成功。

第一,跨行业并购应多咨询行业专家

跨行业并购通常犯的错误是自己企业内没有人懂,又没有请到行业专家,尤其没有猎到行业的一流经理人就盲目地开始并购,结果只是瞎折腾。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有些企业只用并购专家操作,不参考行业专家以及行业经理人的意见,也没有考虑行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无论你挥舞权杖的技巧有多高,这样的并购十有八九要失败。

第二,对不同类型员工用不同方法

对知识型员工,在挥舞权杖时要注意节奏和技巧,因为这些企业的核心在他们的大脑里,而且很难固化下来,形成运营模式,也就是说不可复制。因此,经理人即使掌握了权力体系,如果这些核心员工得不到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或消极怠工,甚至搞破坏,并购等同于失败。

第三,并购完成后要注意走马换将

并购,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特殊阶段的特定任务,并购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并购方的权力和实力。并购完成后,CEO就应当主动收敛挥舞起来的权杖,改用怀柔政策。因为企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CEO再天天挥舞着权杖吓唬人,是绝对不会有什么积极作用的,就像打天下靠的是武将,治理天下则是靠文官。一般情况下,并购CEO一旦并购完成后,就会带着并购经理人团队进入到下一场并购战中,治理企业则宜另选合适的人。用并购CEO治理企业不是最佳选择,也发挥不了他的强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28.轮岗经理人如何挥舞权杖(1)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轮岗便会经常发生,包括各大业务区之间的轮岗、各管理中心的轮岗、管理中心与各业务群之间的轮岗,以及各大区之间的轮岗。尽管同在一个系统内,但有些人轮岗成功了,有些人轮岗失败了,成败其实都与轮岗经理人如何用权有关。

轮岗经理人要想上任后用好权杖,前提便是接好权杖。就像接力比赛一样,棒的交接是跑出好成绩的关键。

轮岗经理人接权有三种情况:一是从前任经理处接权,二是从上司那里领权,三是从组织系统那里获权。轮岗规模不论大小,经理人在接到组织命令时,都应该及时主动地与前任经理人取得联系。在正式交接之前,对目标组织做一个私下的摸底,包括日常的工作运营、人力资源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注意的事项等。一般情况下,前任经理人都会比较真诚地介绍。因为既然是轮岗,该岗的前任经理人也会轮到其他岗位上去,他也需要其他经理人做情况介绍。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双方可以亲自见一面,最好是朋友式的私下见面。

接权不是简单同前任经理人的交接问题,有时还要争取与主管的领导见上一面。一般情况下,主要领导或老板都会给你一些建议,其实这也是一种接权。另外,作为轮岗经理人,有时不仅面临某个主要领导私下的个人谈话,还会面临正式的集体谈话,接受新的指示和精神,完成新的要求,这也是给予新的权杖。无论是从领导老板那里得到的指示,还是组织正式的集体谈话给予新的要求,对轮岗经理人来说,这就是上任后的工作方向。

做好就职演说

在规范的企业,轮岗经理人上任,除了与前任经理人完成交接仪式外,还会有新任经理人的入职仪式。这一般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或一名主管人力资源的领导组织召开一个上任仪式,宣布入职。这种情况下,轮岗经理人在接到宣布任命后,就开始了行使权杖。

行使权杖的第一次,就是就职演说。就职演说要简短而有力,一般也就三到五分钟。这是你第一次和你的团队成员见面,又是当着组织和领导的面,除了客套礼数话外,还要显示出自己的信心和实力。就职演说,一般不要针对具体的事和人,要讲大面上的事情,争取给上级组织和自己所在团队以信心。

谋定而后动

轮岗经理人同空降经理人相比,挥舞权杖时有以下优势:一是不存在文化的冲突和适应的问题;二是不存在上级组织对你信任考验的问题,否则也不会派你来;三是不存在试用期问题;四是不存在互相完全不了解的问题;五是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包括人脉资源,工作起来会有相应的资源支持。

当然,同空降经理人相比,轮岗经理人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你在公司已有一段时间,难免会积累一定的人情关系和恩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给自己行使权杖带来了一定阻碍;二是大家对你有较多的了解,有时这对你行使权杖也会是种障碍。

轮岗经理人虽然对企业情况有所了解,但毕竟对其新岗位的许多内部情况还欠了解,或了解得很片面。当不了解具体、全面的情况时,舞动权杖很容易出错,影响自己日后的权威。

作为轮岗经理人,在行使权杖时应该扬长避短,对不了解的事情和拿不准的事情不要轻易动。轮岗经理人针对看准的事情才动,动则就要全力以赴,使其成功,积累自己的权威。这是经理人舞动权杖的基本原则。

上任初期要虚实结合

轮岗经理人上任后,权杖分两种舞法:一是实舞,二是虚舞。

实舞是针对具体的一件小事情,看准了大胆下手,通过做一件具体的小事情,并把它做成功,然后放大这件事情的效用,起到模范和警示作用,树立自己的权威。

虚舞是指文化方面的导向作用,不针对具体的事情和具体的人,只是倡导精神和文化。轮岗经理人要在团队中激励什么、鞭策什么,都要明确地表示出来,并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讲,放开讲,这是作为经理人话语权的充分体现。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倡导,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便于团队组织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然,虚舞也可能是上级领导或组织所指示和希望的,上任之初虚舞一下,也算是贯彻上级和组织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28.轮岗经理人如何挥舞权杖(2)

虚舞和实舞最终要相结合。虚舞尽管没有明确指向谁,但一旦谁冒犯了这种文化,那谁就应受到严厉批评。经理人可以利用手中的话语权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就把虚舞变成了实舞。如果仍有人或多人违反,还可以把这些文化的东西用实实在在的制度固定下来,把虚的文化变成实的制度。这是经理人利用制定规则的权力,达到强化某一目标的目的。如果形成实的制度后谁再违反,那就毫不客气地利用手中的处罚权进行惩处。经理人就这样在虚实的结合中,一步步建立自己的权威。

最实的东西还是拿业绩说话。如果是大区经理、事业群体的经理、各子集团的总经理、子公司的总经理等,就必须进行实实在在的业务运作,充分把业绩指标做起来,把管理工作做好。如果是纯粹的管理机构,那就改善团队的工作作风,把各专业的管理指标做好。只有把业务做好了,才能充分体现出作为经理人的价值,上下才会满意。

半年是轮岗成败的瓶颈期

轮岗经理人权杖的瓶颈期,通常是上任后的半年内。如果操作得好,轮岗经理人在前三个月就会有业绩,此后业绩会呈逐渐递增的态势,半年以后,情况基本摸清了、理顺了,权杖挥舞起来就没有什么大的障碍了。所以,轮岗经理人如果能在上半年进入轮岗状态,一般到年底会有不错的“收成”;相反,轮岗经理人如果半年时间还没有起色,一般来说就没有什么大的希望了。所以检验轮岗经理人成功与否的时间标准,一般就是半年。如果是纯销售的岗位,工作起色的时间会更快些;管理机构的轮岗经理人,要想把管理理顺,一般得半年。当然,轮岗经理人要想做出大的业绩,一般就得一年以后。

一忌绞尽脑汁揣测上司意图

有些轮岗经理人一旦宣布轮岗,不是努力把心思用到新岗位,而是绞尽脑汁揣测自己轮岗的原因。这样,不仅活得太累,而且没有意义,因为你很难揣测老板究竟是出于什么用意轮岗的,老板的想法也每时每刻都在变。作为下属,天天揣测老板的意图,那什么事情都甭干了。

二忌一上任就出“大手笔”

轮岗经理人上任之初,一般要沿袭前任经理人的做法。即便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你不是“钦差大臣”,干完就走,而是现场的“父母官”,你要陆续收拾后事。所以,即使改也要找准机会切入,千万不要刚上任就风风火火,改这改那,改来改去,好像前任经理的一切东西都是错误的,就等着你来力挽狂澜。如果前任一塌糊涂,早就处分免职了,而不会是轮岗。因此,对前任经理的成绩还是要肯定。如何肯定?就是要沿袭前任经理留下来的东西,继续往前走,要改也在悄无声息中改,从改变具体的一件小事情入手。当然,虚的文化你可以倡导,那是组织赋给你的权力。而实的如改变规则的权力、奖惩的权力,用起来要慎、稳、准。不要大范围、大手笔、大动作、大刀阔斧。

三忌随意批示

轮岗经理人上任之初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有些副手或下级经理拿着报告、条子等找你批,怎么办?不批吧,这些人讲得清楚明白,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批吧,自己确实不了解情况,犹豫彷徨时,等着请批的人开始鼓噪弄舌,也许你心一软或一时激动,顺手就批了。其实,此种情形下你批准,很可能是个错误,会搞得自己很被动。怎么办?刚上任,不仅自己的口要贵,笔也要贵,就是不能轻易批东西。你可以很客气地告诉请批的人:您先放这里吧。无论对方催得多急,都要给自己留下了解实情的时间。但也不能一味地拖时间,重要的报告、支出可以和前任经理通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也可以分别找有关的部门和人调查询问一下;也可以召开与此相关的会议,大家研讨一下。总之,是合理的东西,就不用怕调查了解讨论,不合理的东西或投机的东西一戳就破。

四忌对违纪者轻描淡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创意安天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意安天 ( 京ICP备09068574,ICP证100468号。 )

GMT+8, 2024-11-18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