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拉上了房间的窗帘,打开DVD,放进去一张光盘……
这个中年人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曾经在酒桌上迷迷糊糊地跟一个客户提起过自己长这么大还没看过A片,没想到客户还把这局酒后的话记在了心理,特意托人从日本弄来了几张原装、高清、无码、无水印的DVD……
DVD开始播放了,刺激的画面和娇嫩的声音让这个中年人有一点紧张,就颤颤巍巍地拿起了一根烟,这时房间的门突然开了,这个中年人的女儿冲了进来,冲着这个中年人大喊:“我爸爸出车祸了!”
看到这里如果我告诉你这不是从哪个恐怖小说里节选下来的片段,而是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故事,你会相信吗?
你可能会觉得那个人不就在屋里吗,为什么他女儿会说他出车祸了呢?
注意,在这里你先做了一个假定——那个人是“他”。你再回故事里面看看,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表明那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是男性,有谁规定过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就不能当经理、抽烟、喝酒、看A片的?
你做的这些判断就是来自于你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简单地说就是对某一群体的概括。人们为了避免过多的认知负担而把某一群体的普遍特点抽象并概括出来,从而错误地认为这一群体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这些特点。
刻板印象造成了我们认知里的许多偏见,比如女生会把许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带到自己的男朋友身上,一个女生骂她的男朋友的时候经常会说:“你们男人怎么都那么无耻啊!”或者是先对自己的男朋友进行个体的攻击,再泛化到对男性这一群体的攻击,比如“你怎么这么无耻啊,你们男人都这样。”于是女人就给男人贴上了很多标签,比如三心二意,不负责任;而男人也会给女人贴上很多标签,比如喜欢无理取闹,贪图物质享受等等。
为了避免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要就事论事,就人论人,要记住同一群体之间不同个体的差异要远远大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平均差异,不要过度的泛化和迁移,就像论语里讲得“不迁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