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股市近来频刮“娱乐风”。人们在浙江东方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发现了徐帆和邓婕的名字。尽管影视明星邓婕迅速否认,但随后两日,浙江东方仍被大量买盘封于涨停板上。之后又在中电广通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发现了笑星“郭冬临”的名字,这个中期业绩亏损公司的股票也随之上涨。 于是,有人分析,为 什么追星效应在金融领域也如此吃得开呢?答案只有一个:中国股民相信明星有内幕。一位老股民甚至说:“在这个众说纷纭的市场,想要不被忽悠,最好的选择就是盯紧那些能挣到钱的人。”其实不独娱乐明星如此,之前被捧红的“最牛散户”、“明星基金经理”也都被视为“赚钱”的风向标。比起自己的判断,中国的大多数股民似乎更依赖各种“内幕信息”。炒股,变成了比拼信息渠道。 诸多现象无非是想说明一个事实:尽管有那么多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股市规律,作出判断、分析甚至预测,股票投资看起来应该是一场理性的智力游戏,可实际上,它更加依从某种集体心理。某种程度上,证券市场就像一个复杂的社会缩影,固然有理性规律可循,也有难以预料的情感因素作祟,多方博弈、心理斗争,结果越是熟知经济规律,越是无法判断具体该怎么选股。因为不确定性太多,意外也太多,而这些随时会考验你的神经。 这种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社会名流们对股票的一言一行,会如此牵动股民的心。甚至他们自己恐怕都没料到:以为是客观地在对股市评头论足,其实说话本身就已经在对股市施加影响。比如有专家分析短期内某股要涨,结果真涨了,舆论以为是他的判断准确,实际上说不定正是被他说涨的。 千万别认为只是中国股民不成熟。本世纪初,经济学家希勒写了一本书叫《非理性繁荣》,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证券市场的跌宕起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简单说,当大众的心理预期很高时,股价总是会被推高,无论多少专家呼喊这是“泡沫”、“非理性”。可一旦大众心理预期突然逆转,股价说不定就大跌。比如当年日本的神户地震,日经指数下滑2.2%的当天,巴黎CAC-40指数下滑了2.2%,巴西和阿根廷股票市场下跌了3%,而后面这些国家没有发生地震,是地震的报道吸引了投资者们的注意力,带来了悲观情绪的连锁反应。 而大众的口头传播,更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传统的经济理论总是假设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能够凭着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估算风险、优化策略。可实际上,有多少人会真正计算自己具体的投资比例、针对已知的风险权衡投资收益?大众更多是“跟着感觉走”。而“感觉”从何而来?一般而言就是沿袭的传统、大多数人都赞同的观点,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判断。于是,本来只是一小撮的论调,最后可能会放大成整个社会的主流观点,放大效应和从众行为就这么产生了。 1920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非常有名,后来被称为“庞氏骗局”的事件。查尔斯·庞氏让最初的投资者赚了钱,随后让他们把成功故事告诉第二轮投资者,进行更大的投资,以此类推,总是把下一轮投资者的钱付给上一轮,继续骗取更大的新一轮投资者。这样类似的7个庞氏骗局聚集了20亿美元资金,当然最终只能以崩溃告终。不过即便到今天,人们还是很容易相信这类骗局,因为别人赚钱是很有力的证据,足以干扰思维判断。最新的麦道夫事件足以证明这一点。 当然,波及面广泛的经济危机,本身成因复杂。所以到了21世纪,即便有人开始提及“市场信心”,最多也不过是附带分析中的细枝末节,很少有人会将其当作命题来研究。但事实上,在遭遇经济危机时,如果花更多的心思在“拯救信心”上,其效果比直接救市更好,也未可知。同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的风吹草动,也许比所谓的模型理论更具现实价值。 明星的风向标效应,不过是股市众多博弈中一个显例而已。其实更多的,还有微妙的从众心理,被股民们不自觉地运用其中。希勒做了不少精彩剖析,可惜他的研究对象是西方股民。而我们的舆论,与其感慨明星效应是多么愚蠢不智,倒不如从心理学角度多做点稳定信心的分析,鼓励专家们多钻研点中国式行为金融学,或许能在学术上和实践上收获更大惊喜。(龚丹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