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创意安天

南桥,独处的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的声音。在软禁的无数日子,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一个没有彪 悍内心的人,经过这些灾难,人一定都垮掉了。这两个人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在出来时更坚强了。我甚至怀疑,他们在独处当中,将自己的政见,锤炼得更为合 理,更接近理想了 —— 一个独处的人,是不用和现实做什么妥协的。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独”是 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我们以前学英文,记得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A man can be alone without being lonely. 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搅合到了一起。有首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事实上,有 段时间某地方政府曾让人监控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作为一个深度内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倒置 —— 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是社会的同质化倾向。很多时候,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贬低,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

《大学》、《中庸》中都有“慎独”一说。我当年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有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告诫我,说年轻人要“慎独”,最好不要独处。我近日去查有关资料,发觉他所理解的“慎独”,未必是先贤的本意。朱子对《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解释是:“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应该说”慎独”的本意,是我们独处中自省,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就胡作非为。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快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位外向的同学到底怎样,反正我自己也没觉得自己多悲惨,事实上我自得 其乐的时候居多。我们家两口子,腐败分子很外向,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来”。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 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我看他的诸多灵感,也不是和人碰撞出来的。有一年他被人拉去参加一次晚会,很多人过来赞美他的成就,他好不容易躲到了一个角落,一个人概叹:要是这里有只狗多好。

喧闹的社交场合,交流的质量往往是一木桶原理,交流往往会跌落到最没思想者的水平,因此很多社交聚会才如此愚蠢而无聊。我曾经在《三千臭皮匠》和《达赖喇嘛和十二怒汉》两篇文章里写过,人处在集体中的时候,未必就会“集思广益”(当然有时候会,这需要一定的会议主持技巧)。一个愚蠢的意见领导者,加上集体的隐形压力,会使得交流质量严重下滑,不大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成果来。

为什么不让喜欢独处的人独处呢?甚至表示欣赏呢?

独处也是一种修炼。我们通常认为孤独是一种个性,好像是个人人生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但周国平先生就说,孤独是一种能力(详见豆瓣上这个讨论话题)。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

叔本华比周国平走得更远,把不能独处的人基本上当成了一种低能,他也否定了把社交作为幸福来源的可能:

“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是的,一个独处的人是自由的,这是高墙围不住的。这样的精神特质,会让那些迫害者受不了,但有时候也会感化目睹的人。我看过曼德拉的一部影片《自由的颜色》,那影片中的狱卒,就受到了曼德拉的自由精神的影响。作家刘瑜感慨说曼德拉坐牢将近三十年没挨过打,这是跟曼德拉周围那个狱卒有关的。而这个狱卒,又 是被曼德拉不肯屈就的自由精神所感化的。

叔本华很瞧不起那些喜欢凑热闹的人,他认为这些人面对自己 只能看到一个可怜虫,所以才不愿意独处,而寄情群体的喧闹和刺激,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时隔多年,我可不想跟外向的朋友 说:“你这个外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一个多元共存,五颜六色的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对于个人来说,关键还是个合理的平衡,理想的状 况是一个人既能独处,也能交往。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社会里,更需要强调的是独处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重智能学说里就有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能力这一条。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教育者更重视加德纳所称的社交智能。

当然,我们成人,说内向也好外向也 好,只是说说而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儿童则是可塑的。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天天赶鸭子上架地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是 教育之大忌,因为不是所有的“活泼”都是健康的。我发觉,我们家小孩平时还好,有时候跟一群小朋友疯玩一顿之后,回来倒是什么恶习都有了。很多“有出息” 的小孩反倒文文静静。

在亨廷顿的时候,我问过女儿上了麻省理工的于太太,问她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 息,秘诀是什么?她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 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教育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 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

有天晚上,我带F3和F4两个孩子去 Barnes & Nobel , 两个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个人在看一本叫 Diary of A Wimpy Kid 的书,一个在看 Magic Treehouse , 两个人都坐着安安静静地在看,一连两个小时,直到把书看完。我一直在他们的身边,没有说话,但那两个小时,是我所体验的最幸福的时光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创意安天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意安天 ( 京ICP备09068574,ICP证100468号。 )

GMT+8, 2025-1-23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