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创意安天

【转】品味孤独——《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孤独的存在

“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 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 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的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 一场,动手动脚,说不上亲热。”[1]

某一篇报道说道:“城市里的上班族下班后就回家。打开电视,打开收音机,他们不看也不听,只是要个 声音,影像在身边。”手机里存了一大堆人的联系方式,然而最常打出的只是客户,家人朋友一年拨不上几回。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内心里那个 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偶尔,受不了生活的寂静,他们也想寻欢作乐来排除这种孤独。然而,狂欢的背后,随处可见的是一群人的孤独。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孤独都着实得围绕在每个人身边,似乎都逃脱不了。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孤独。

二,孤独存在的原因

(一) 周国平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改变这个命运。[2]生命的本质是孤独。柏 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柏拉图在《飨宴》 里用了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达尔文说,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总要保持一定的联系。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需要,必须集合在一起抗击飞禽走兽的入侵。而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的演变需要几十上百万年。而我们的中华文明存在的历史只有几千年。 我们基因里仍存着我们祖先留下的群体性基因。所以,人类是习惯群体生活的。

(二)在中国,作为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歌颂的是一种群体文 化,而不愿意谈孤独。所谓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都是在阐述一个生命生下来后,与周围生命的相对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对伦理,所以人不能 谈孤独感。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表示他是不完整的。如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我 可以在父母面前感觉到非常孤独。”我想这是一句触怒儒家思想的陈述,却是事实。在我们的青春期,我们想倾诉心事的通常都不会是父母,因为我们感到孤独的时 候,和父母谈话,他们没有听懂我们在说什么,我们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更多的是得到一顿训诫。而这并不牵涉我们爱不爱我们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们的问 题。

“我们从哪里来的?”这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如果我们拿这句话问我们的父母,他们一般不会正面回答,通常会说: “捡来的。”大多数人得到的答案一般都差不多是这样。如果我们再继续追问下去,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胳肢窝里长出来的”。其实,我们想问的不是我们的 身体从何处来,而是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是关于生与死的哲学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父母忽然听懂了,还会板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思乱想” [3]。

这是生命最早对孤独感的询问,然而,我们的发问却被无情的切断。因为在儒家文化里,在传统的亲子教育里,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许多传统小说,包括张爱玲的,都会提到新婚夫妻与父母同住,隔着一道薄薄的板壁,他们连晚上亲热都不敢发出声音。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允许孤独感。

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另一方面,我们害怕孤独。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里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我们总好奇某位明星的私密生活, 渴望了解他是否也孤独。同时,我们也害怕孤独,我们不能忍受别人说你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在他们眼中总暗含着某种嘲讽,所以不断地被迫去宣示:我不孤独。

儒家思想里,几乎没有人敢特立独行。大家都遵守着“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儒家文化歌颂的是一种群体文化。需要注意的是, 儒家思想歌颂群体文化并没有不好,事实上儒家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一定和群体有关。所谓的群体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一些规则,社群才能有其生存的条件,特别 是在穷困的农业社会中,而特立独行是在破坏群体,就会得到群体的谴责。然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 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为社会贡献自己,不能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也牺牲。

(三)儒家思想影响我们的另一 个方面是,简化思维的过程。思维是什么,它是我们经由大脑去思考很多事物,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而是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 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最后下判断,这就是思维。而儒家的主张,如孔子的哲学,常常是一种结论性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结论,是可以奉为教条 的格言,听了之后不必做太多的思考,照着做就可以了。思维最大的敌人是结论。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孔子说:“已所不欲,勿 施于人”这句话对不对?我们应该从正面想,从反面想,最后即使同意孔子说的是对的,也有一个思辨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照着做,就不叫哲学,也不叫思 维。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说孔子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的时候,剩余的百分之零点一还没开始说理由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骂他了,“你还是中国人么,你怎么可以忽 视孔子的文化对我们的作用呢?他可能不是选择赞成或反对,而是选择思考。

所以,思维孤独是所有孤独里面最大的一种。作为一个不思考社会里面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去能够忍受,他所发出了的语言可能别人是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去要指责的。

(四)在群众里面,我们会很安全,跟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被发现。特立独行往往会不被理解,甚至受到社会群体文化的打击。精神科医学的传统是把孤独仅仅视为一种 病态。按照这一传统的见解,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全的最重要标志,是人生意义和幸福的主要源泉甚至惟一源泉。反之,一个成人倘若缺乏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的能力,便表明他的精神成熟进程受阻,亦即存在着某种心理疾患,需要加以治疗。

人的内向性格与孤独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把焦点放在人 的内在,甚至有人认为孤独是内向性格的体现。内向的人经常会受人排挤,认为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善言辞。《心理学国际词典》(th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写道,内向是:“······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其特征是专注于自我,缺少社交能力,以及较为消极被动。”在《新韦伯斯特世界百 科全书》(Webster`s new world thesaurus)中,内向被说成是:“······一位沉思者、自我观察者、利己主义者、自我陶醉者、独居者、形单影只者和性格孤僻者。”[4]社会 上,受到商业的趋利性要求,只攫取人们的外向表现,内向被看作是一种缺陷。被排挤,人的孤独就出现了。因为大部分是都不是全是外向型性格或全是内向型性 格,更多的是两者都有,只是比重不一样而已。内向和孤独,只是人的一种特点,而不是缺点。

(五)孤独和寂寞、无聊相似,以致于人们经常 混淆他们。周国平对这三者有比较深刻的阐述:“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消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 共在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孤独是一颗值得 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 而,人们往往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5]所以,三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各自的对待也不一样。把对待无聊、寂寞的方法用到孤独上,或者干脆 都逃避,会使原本的孤独加倍沉重。

三,孤独的必要性

思考往往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的心沉淀下 来,去接近孤独。走出人群,走出喧嚣,他才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不受身边的人和事物的干扰,才能更自觉和客观地思考。独处最重要的是能使内心得到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惟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 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具有虚假的 自我,因此只是顺从、而不是体验外部世界,世界对于他仅是某种必须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可以满足他的主观性的场所。[6]

孤独孕育着创造。 一般而论,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独中,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最常见的是有两 种情形:一是牢狱之灾。我们古代近代的很多不朽名作都是在牢狱里创作出来的,比如叶挺的《囚歌》和司马迁在牢狱里写的《史记》。二是疾病。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耳聋造成的孤独反而激发了贝多芬的艺术想像力。迫使人把被压抑的精力投于创作,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 距离,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的,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

四,尊重孤独,完成孤独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不是说我们要把自己故意弄得孤独一点,而是要了解,孤独是一种常态。以这样的心态走长路,孤独,才不会给我们那么多的打击,我们才会 更加从容,人生之路才能真正地走向厚实和豁达。以这样的一种孤独垫底,才能有所超脱。正如蒋勋所说,人们不能去消除孤独,逃避孤独,而是要去给予孤独、尊 重孤独、完成孤独。[7]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如同一位作家所说:我写忧郁,是为了使自己无暇忧 郁。有时候我们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我们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我们便不再孤独;而当我们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处在孤独的状态,跑得越快,孤独追得越紧。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那时我们将不会感到孤独,而是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1] 《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爱与孤独》,周国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孤独六讲》,蒋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内向者优势》Marti Olsen Laney 著,杨秀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爱与孤独》,周国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孤独的价值》,周国平著。
[7] 《孤独六讲》,蒋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PS:

感谢大家把文章发给我,让我点评,不是我谦虚,我可不是什么大师,是大家的厚爱让我接触到更宽更广的世界,是大家让左岸完成了孤独的修行,让生命更加圆满。
关于“孤独”,类似于“爱”,没有一定的心灵阅历,如何能懂,不懂怎么办?当我看到阿落对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评论时,一下子就明白了——不懂,就先珍藏着,慢慢的,也不知是你读懂了她,还是她让你读懂了人生。
面对《百年孤独》,当你没有能力读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读懂。不要逼自己去面对那些看 似纷乱的情节,不要强迫自己搞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不要翻来覆去的理清某些相似的名字不同的人物。这些屏障存在于那里,已经说明你无须去读它,起 码是当下,无须去读。就像高中的我,因为好奇买下来它,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为了所谓的一点点虚荣心去阅读这部作品,很认真地读,它却让我恐惧。翻了两章,便不敢再拿起来看。
和很多人的经历相同,我把它放在书架的最顶层,记忆里告诉自己,我读过它,然而不过如此,因为我没有看下去。
几年以后,经历了许多不想经历的事情,从一个故作孤独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开始明白孤独的人。却没有了过往的浮躁,在一个清冷的午后重新去阅读它。
你仿佛重新发现了一个被废弃已久的宝藏。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却像滔滔江水一样一波一波的撞击你的心灵。睡梦中还会赞叹怎么会有这样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叙事方式。冷静旁观的口吻,读罢却激起心底最深处的苍凉。
因为年少的无知与浮躁,我差一点错过了它。所以当你还未尝过痛苦,当你还未开始尝试看透生命,请好好的收着它,不要读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创意安天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意安天 ( 京ICP备09068574,ICP证100468号。 )

GMT+8, 2024-12-22 17: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