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创意安天

我不认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5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认同

洁尘

朱天文朱天心姐妹的小说,我一直都很喜欢。朱天心的这部最新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从小说文本的层面讲,我同样很欣赏。她用这么精致、凝炼的笔法,为文学提供了这么一个中年爱情的“个案”,一个中年女性的“心理日记”,让人很敬佩。这本小说的心理呈现方式有日本私小说的韵味,大胆且细腻;小说的结构也颇有意味,在我看来,跟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的结构有类同点。
但是,从感情和观点的层面,我不喜欢这部小说。我不认同她的小说里所描述的那种情感类型和心理状态。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讲述的是长久婚姻之中的情感的凋败和内心的颓唐。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五十八岁的即将进入晚年的妇女,她在老之将至、平淡无聊之中,与丈夫、与子女、与岁月、与生活本身之间,都有某种隐约缠绕的恨意在滋长。就是这种恨意,让整部小说弥漫着一种无奈且怨毒的味道。这是我很不喜欢的一点。
作为一部小说,《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它就是一个文本,一部很不错的小说文本,读者对之是见智见仁爱恨自便。但作为一部出版物的宣传推广,我很不赞成将之归结为“爱情的真相”“婚姻的事实”这类说法上去。在这部小说内地中文版的腰封上,我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喜欢朱天心作品的读者之一,做了推荐,腰封上写有“王安忆 毛尖 六六 洁尘 同感推荐”。但腰封上另外的宣传语让我颇为诧异。宣传语道:“朱天心长篇新作 一笔写完所有男人和女人的爱情结局 告诉你,所有的爱情到最后都是这样,看到它的残酷,才懂如何相守”。
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是一种误导,是片面的,是有害的。
我们大多数成年人都处于婚姻状态中。所以,对于婚姻,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之中,两个人之间,不可能还有年轻时候的那种激情,不会再有那种因荷尔蒙的作用而造成的大悲大喜电光石火的状态……那种激情的确早已不见了,但是,我体会并看到,婚姻,在丧失了激情之后,会有另一种东西在滋长,那是相濡以沫,是彼此彻底的交付,是一种情感和人生双重的安全感。到了这个时候,夫妻就真正成了伴侣,感觉特别美好――这也算是“自由”吧,人生的一个新的自由阶段。
这些年来,我自己人到中年,特别关注中年的情感状态和生活状态;同时,我也很关注老年夫妇的状态。在我自己的婚姻体验和对他人的关注里面,尽管有诸多的矛盾、冲突,但是,我发现,整体状态是越来越好,厮守的作用,时间的魅力,都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中呈现出强大有力的效果。少年夫妻老年伴,最后到了身体上已经没有差别,成了两个“中性”的人之后,他们相处得反而特别平和,融洽。我看到很多老年夫妻都是这样,多年劳碌之后,现在清闲下来,老太老头们相处得很好,就像“老年男生女生宿舍”。所以,《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所描述的这种相互厌恶、彼此怨毒的关系,我不认为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我更不认为是婚姻最终结局的“范本”。如果不说它是一个个例,那么,它只是一部分人生活的写照。
我是有一点特别的担心,有的女性读者读了这书,会不会把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当作一个印证,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呢?如果把这个当作范本的话,那么她的人生可以想见。其实,小说里的主人公,那个中产阶级女性,她自身的问题是很大的。她太闲,无事可做,除了关注自己琐细的情绪之外,注意力其实并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别人身上,在她的丈夫身上。她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了丈夫对自己的态度上,转而将这种关照拿回情绪之中来印证她那些灰暗纷乱的所谓的“发现”。在我看来,她的人生根本是立不住的,整个出发点都不对。所以我说,这部小说描述和呈现的还是那种丧失了自我的、不优秀的、晚年刚刚开始的女性的生活。这倒可以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女性,女性一生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巩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否则,就会拥有这么悲惨凄苦的中老年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创意安天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意安天 ( 京ICP备09068574,ICP证100468号。 )

GMT+8, 2024-11-16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