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健)昨天是消费者权益日,海淀法院中关村电子市场调解室在海龙大厦12楼正式揭牌,本月底开始运行。消费者若遭遇消费“潜规则”纠纷,法官会推荐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专家参与调解,尽量保证消费者不吃“暗亏”。
据悉,调解室的特邀调解员将从商会、卖场、有影响的经销商负责人中选任;调解范围包括中关村地区电子卖场内发生的有关电子产品涉及的贸易买卖合同、租赁合同、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票据纠纷等。
法官介绍,调解属于诉讼的一部分,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后,不能直接去调解室解决,须要先到法院立案,再到调解室处理纠纷。调解室设在海龙大厦,主要是方便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举证和传召证人。消费者与商家就调解结果达成一致后,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具有法律效力,当事方可以依据协议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据介绍,中关村地区涉及消费者与商家的纠纷每年大概在300件左右,审理这类案件一般要3个月到半年,而且由于取证困难、市场“潜规则”影响,消费者败诉率居高不下,其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和价格过高,是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时遇到的三个主要问题。“注明顶级配置,结果装机时都是普通材料;外面挂着华硕的标,内部配置都是杂牌子,如果消费者拆机发现问题,商家又会怪消费者擅自拆装电脑、更换配件,借此讹诈商家;趁消费者不熟悉电子产品,商家哄抬价格,把市场价几千元的电子产品卖到上万元。”法官说,以往遇到这种问题,由于消费者和商家签的都是合同条款,就算消费者“占理”,但苦于没有证据,也很难赢得官司。
今后,遇到上述纠纷,法官会主动向消费者推荐商会、卖场的负责人或相关专家参与调解,他们都对中关村的“潜规则”门儿清,不会轻易让商家蒙混过关,能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理利益。法院将在本月底对公众公示具体调解员。
据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商会参与调解的案件都会备案,并进行定期调研,总结主要问题,据此制定行业规范,铲除中关村“潜规则”和不良的行业惯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