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已经发生超过72个小时。在这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在这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中,每一个声音,都是一种力量。
在危急关头,它给人们带来勇气。几天来,在汶川抗震救灾前沿和后方,在千千万万名普通救灾者和受灾者中间,新华社记者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的人和他们在危难之时发出的声音,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既平凡又伟大的力量。
◆“不能慌,必须把手术进行到底”
——李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哪怕早到一分一秒,都能最大限度地 减少伤亡损失”
——李亦纲,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工作人员。
◆“从没看到这么多人踊跃献血,而且是这么迅速、不顾安危地赶来”
——喻培彬,成都市血液中心医师。
◆“相信他们一定还活着!”
——陈国柱,四川籍绿化工人,在贵阳工作。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
——杨德明,甘肃文县元茨头村村委会主任。
◆“我是来报告情况的,还要赶回去”
——张吉福,冒险翻山越岭走出灾区报告情况的灾民。
◆“我还能尽一点儿微薄之力”
——范永贵,92岁,沈阳军区辽宁省军区第五干休所。
◆“不管将军还是士兵,谁先到就给谁记功!”
——李世明,成都军区司令员。
◆“我救了4个同学,你救的没我多”
——杨刚,北川中学高三5班学生。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