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说交了钱仿佛石沉大海,看不到浪花不说,也听不到浪声。唱片公司说拿了钱却不知为何少得可怜,看不懂清单不说,也得不到解释。一场由中国音像著作权 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发起的 “维权”,到头来却渐渐走样变味成了众人口中的“圈钱”风波。有人质疑,音集协委托的天合公司下到KTV一家家收钱谈判的做法,实在有些看不懂,感觉像是 个“皮包公司”。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太合麦田的老总宋柯,他坦言,08年还确实收到过这样名义的版权费,但2009年就没了声音,“而且很多老的作词作曲人根本没有拿到过一份钱!”
音集协成立之初,让无数音乐人看到了“维权”的希望,而音集协打着帮唱片公司向 KTV收钱的“正义感”让唱片公司欣喜不已。事实上,华谊音乐方面也透露,08年他们确实收到过一笔这样的版权费,是由音集协分配给予的,但数额很小,而且账目也并不清楚。然而,却有歌手“跳出来”称自己没有拿到过任何来自卡拉OK场所的版权费,因此引起了大家对音集协的质疑。后来了解才得知,歌手作为歌曲的演唱者,确实不享有版权,(除非是创作型歌手),而可以与唱片公司一同享有此版权费的只有词曲创作者,他们是版权的拥有人。可是,词曲作者是否真的拿到这些钱了呢?宋柯昨日给记者的答案是——没有。他坦言,他们公司收到的音集协给的从KTV收来的版权费都非常非常少,几乎等于没有,更何况是那些词曲作者。“像那些老的作词作曲的人,根本没有拿到过一分钱,这其中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宋柯坦言,音集协在收取KTV版权费这一过程中,确实比较复杂,“他们里面估计也有情况,很多问题可能一时半会儿没办法解释清楚。”
此外,本报记者昨日试图联系音集协和天合公司方面,但多方打听依然难觅“真身”。更令人意外的是,音集协的官网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不免令人更加心生疑团。 |
|